知識館   >>  憂鬱症與睡眠新知

憂鬱症新知

工商時報/李水蓮


憂鬱症通常是指重性憂鬱障礙,這種精神疾病的典型表現是患者陷於憂鬱的情感狀態,對以往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有時患者會感到難以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失眠也是一種常見症狀。

重性憂鬱障礙的病程可長可短,可能反覆發作並持續一生。大多數已知的抗憂鬱藥,會增加一種或多種單胺類神經遞質在腦內的水準,單胺類神經遞質包括: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神經滋養因子是負責神經發生的神經滋養因子之一,與健康人相比,憂鬱症患者血漿中的神經滋養因子急劇減少。

憂鬱症患者可能需要無限期服藥以防止病情惡化,更多的患者因為副作用,提前終止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的療效也一直受到質疑,由於會增加24歲以下患者的自殺風險,2007年,美國FDA要求在SSRIs類藥物類藥物和其他抗憂鬱藥上加上黑框警告。

目前已有研究顯示神經生長因子能清除神經細胞不正常物質的堆積,讓神經細胞恢復進行長期記憶的功能。而誘導神經細胞產生多種神經滋養因子,可提升實驗動物的睡眠品質。由於神經滋養因子的缺乏被認為與憂鬱症的發作息息相關,且憂鬱症病人普遍有失眠的症狀,不啻為改善憂鬱症的契機。


睡眠與失智

工商時報/李水蓮

人的一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上,普遍認為睡眠能幫助恢復體力,腦力和精神,並能舒緩壓力,增強學習能力,從而保持身體健康;人們若欠缺適量的睡眠,將有可能導致白天嗜睡,情緒不穩定,憂鬱,壓力,焦慮,免疫力降低,判斷力減退,失去邏輯思考力,工作效率下降等。根據美國或歐洲的流行病學調查,約有35%的成年人有睡眠問題。

研究指出,睡眠時期大腦仍然是相當活躍的,與清醒時的腦波有著不同的變化。睡眠一般以腦波主要區分為動眼期睡眠及非動眼期的深層睡眠。

記憶的生成已經被證明需要蛋白質的生成與降解,最新的研究顯示睡眠可以提高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也可以幫助大腦清除一些廢棄物,更顯示睡眠時期大腦是在重整神經突觸的可塑性。

目前已有研究揭示神經滋養因子的生成能改善睡眠的品質,未來可應用在神經退化疾病例如憂鬱症及老人失智症等。

visa
客服電話:0800-222-038 傳真:02-2298-4907 長宏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3 Acamed Pharma & Biotech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設計製作by橙億科技